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门箫

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荡荡交友!

 
 
 

日志

 
 
关于我

小学教师,爱祖国,爱人民,有时也爱文学。愿意与所有的大江南北的文朋诗友共勉,更加乐意向朋友们学习。

血浓于水怎能忘?【原创散文】  

2017-05-11 07:52:11|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血浓于水怎能忘?

——读孟锦莲老师的《像水一样流淌》有感

 

龙宇

 血浓于水怎能忘?【原创散文】 - 门箫 - 门箫

 
血浓于水怎能忘?【原创散文】 - 门箫 - 门箫
 
血浓于水怎能忘?【原创散文】 - 门箫 - 门箫
 

前些日,静心读了孟老师的《像水一样流淌》(载于2017年第1期《古洲文艺》杂志)之后,确实获益匪浅。说实话,我不仅敬佩孟老师出众的才华,对她那种古道热肠的为人风格更加赞叹不已。

自从走向这条泥泞无比的文学之路,任何一种叙写亲情的文字可谓都让我非常感动。我感动于那份淳朴,感动于那种行云流水般的描述,感动于那一段段除了思念还是思念的血浓于水的情怀。看吧,在这篇佳作中,开篇就有了这样优美的叙述——“生命本该静静地流淌,缄默的情,浑厚的爱,不紧不慢,不追不赶。生活,亦冷亦热,不忘泛起朵朵涟漪,跃升的爱,顽强个性,与一片叶子的对视,与一朵花的交流,渴望自由的绽放,渴望开心的追逐……”(第44页)是啊,这个世界还有爱,倘若缺少了爱,我们又从何谈起亲情?正是爱,让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筑起了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正是爱,给忽而沉寂忽而杂乱忽而甚至残暴虐杀的世道送来了怡人的春风;正是爱,把善良无私、纯洁敦厚和勤劳勇敢的这种秉性在一代接一代传扬。

怎能忘?那段“孤独长在向阳的地方”。在这里,我清晰地听到——“父亲心跳加快的时间,一般是星期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也是同学们最开心的时候,老师还未走进教室,已有无数双眼睛望穿校园里里外外,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幸福的味道,因为终于要等到一张粮票。”(第45页)真的,在那饥肠辘辘的岁月里,人们经常流泪,经常渴望着能够在向阳的地方取暖,乃至经常异口同声地说一句“只要给我饱餐一顿哪怕就是死了也值了”的糊涂语言。那时候的民众,需要食物,需要温暖,需要看到一张张没有忧郁的脸,需要看到河流里一朵朵奔腾不息的浪花,还需要听到路的尽头响起一阵阵巨大的跺脚声。

怎能忘?“与半边猪头的对峙”的那种纠结。此时此刻,我分明也听到了那段咆哮的历史——“嘲笑声,嬉闹声,啧啧声,汇成一条河流奔向摆在堂屋正中央的半边猪头,大门边站着两个人,一张脸似笑非笑,一张脸似哭非哭,只不过在与半边猪头对峙的那一秒钟,听到山涧轻滑而过的暖风,轻柔的,甜润的,双目在对视的同时,爱心早已归巢。”(第48页)在那段赤贫如洗的日子里,半条鱼是美好的食物,半只鸭是味美的食品,半边猪头已经算是很出得手的婚约聘礼了。用猪头换来美好姻缘,用猪头把竹篮子压得沉甸甸的,用猪头在神圣的佛前来祈祷着“不论是猪年、鸡年还是马年我们都能够吉祥平安”。

怎能忘?“乌江,低处的阳光”所折射出来的生活哲理。在作者的心目中,尽管乌江和榕江的距离特别遥远,但因为父亲在乌江工作,于是两地自然就逐渐缩短了行程。在这里,我同样看到作者把父辈的一段美好的情缘珍藏到自己的脑海深处——“父亲不善言语,母亲不识一字,连接他们永远是滔滔不绝的乌江水,而清淡河水阻断不了彼此心里的那一种折腾,心迹奔腾的方向最后落入乌江,同时也成全了在夹缝中一直成长的爱恋。”(第49页)常言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当艳丽的爱情之花在两条江之间的山脊上绽放的时候,我们明白了父辈的伟大的爱情同样是纯洁无瑕的。是父母,共同挑起了岁月的风风雨雨;是乌江的浪涛,承载了一场扯不断理还乱的爱情故事;是一颗又一颗激动不已的中国心,筑起了东西走向或纵横南北的一段又一段千秋不倒的践约。

怎能忘?“一座木屋的不了情”中反映的当时中国乡村的时代背影。那时候,一座小小的木屋里常常住上两个家庭的人,有的甚至住上三家人,那种拥挤不堪的窘境自不必说。在这里,我同样无法忘记孟老师的描述——“人的一生永远奔走在路上,前进,后退,折返,前行,却始终忘不了当初的模样。一座木屋的成长速度几乎与我的身高同步,当我初长成大姑娘的模样时,最后一挑沙子在我左右晃荡的身体里得到终结,粗笨的喘气声在木屋最后一块木板合上时变得轻巧聪明,这一座木房子在阳光再次洒落时,终于长大成人,并且有了漂亮的躯壳,成全了父母这大半生的辛苦与幸福。”(第54页)如今,乡亲们的腰包里逐渐臌胀起来了,有的人建起了砖房,有的人建起了富丽堂皇的吊脚楼,有的人甚至在榕江两岸建起了让游人瞩目的别墅。是啊,生活的火红火红,让人们的住宅变了,变得舒适,变得高大,变得明亮,变得稳固,变得让外地游客都啧啧称赞而流连忘返。

怎能忘?那一声“没有结尾的结”。在这段文字的叙述里,作者的文笔无处不闪射着哲人的光辉。听吧——“亲情,形似芝麻弱小,魂似泰山巍峨,人们经常念叨,却时常不经意间忘记它的存在,亦重亦轻,在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把无形的杆秤,无论你是重视还是忽略,人的一生永远围绕在它的身边。”(第55页)不论是忆往昔,还是看今朝,作者的笔墨始终都泼洒着浓浓的亲情。以父亲为主线想开去,她不仅无法忘记那身“黄绿色军装”,更无法忘记的是那辆“伴随着父亲四季都飞驰在家乡的小路上的永久牌单车”。确实,在老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只能去追忆他的跫然的足音,都只能去追随他留下的那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都只能去写下既敬佩又眷恋的只言片语。

与孟老师相比,我就幸运多了,因为我的老父亲尽管已经年近八旬,可他老人家至今依然捋着雪白的长须坐在鼓楼里或听侗歌或谈古论今,有时也参与了吹奏芦笙的队伍权作滥竽充数,有时还在风和日丽的季节里背着竹篓上山采茶叶。

血浓于水,这个词告诉我们“百善孝为先”的重要性,同样也提醒我们“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倘若血郁结了,倘若水干枯了,我们就将在寻亲的路上多走上十万八千里。请切记孟老师最后的叹息呀——“今天的空气中还是缺少了父亲的味道,心中难免泛起瑟瑟的思念,哽咽顿笔。”(第56页)不是么,当我们哽咽的日子到来之后,有些刻骨铭心的亲情就只能够到漫漫长梦中去寻觅了。

孟老师,今生认识你是我的福分,谢谢你让我又一次欣赏到美妙动人的文学作品。读你的佳作,我如沐春风,如饮甘泉。祝你在这个金秋同样顺心吉祥,同样事事如意,同样硕果累累!

 

 

2017/5/11  完成初稿  作者系广西三江县同乐乡同乐小学教师   邮政编码:545508


  评论这张
 
阅读(136)| 评论(6)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